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亚历山大四世最新章节列表 » 第十二章 吕西普斯 (2/3)

第十二章 吕西普斯 (2/3)

文/季敏杰
亚历山大四世 | 本章字数:149.88万字 | | 亚历山大四世txt下载 | 亚历山大四世手机阅读
旋转的浪头,而且几乎可以听见正在冲锋的骑兵们的愤怒而有节奏的马蹄声。在这个场面中,亚历山大身上穿着盔甲,头发在风中飘舞,正骑着疯狂的战马布凯法拉斯飞奔,因此显得十分醒目。

亚历山大看得正入神,吕西普斯洗完了手走过来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真是棒极了!你的作品不仅绘声绘色,而且很注重细节,但令人震撼的地方是掩藏在外表之下的源自于灵魂深处的那种能量。”

吕西普斯凝视了亚历山大一会,没有说什么,不过显然对这个孩子能有这个境界同样感到震撼。

“与此同时,你也在使亚历山大进入传说。”亚历山大打趣道。

“人在这个世界走一遭,到头来不免一死,只是有的人过的默默无闻,有的人却活的轰轰烈烈,自己的故事能成为传说我想也不枉此生了。”吕西普斯有感而发。

“那我得替父王感谢你了!”

“不用谢。嗯?你说什么?”

“我是大帝的儿子小亚历山大。不过除了国王的光环之外,我首先是个人,和大家一样是个平凡的人,能见到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我感到非常荣幸,您的造诣使您成为行业中的第一人,而我却差得很远。”亚历山大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吕西普斯先是惊讶,不过看到对方只是个小孩又没有什么架子就没什么压抑感了。见亚历山大把他夸得太神了,于是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没有你说得那么好,与古典时代希腊最伟大的三大雕塑家比起来,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您谦虚了!在我看来您一点也不逊色于他们,米隆、菲狄亚斯、波利克利托斯之后的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进入更为成熟的阶段,风格更加趋于优雅秀美。您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雕塑技艺,让雕塑不再是雕塑,而是一件件伟大的艺术品。但最重要的是你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活力,我看到它就像亲眼目睹到了大帝在格拉尼科斯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一样。”

吕西普斯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况亚历山大的马屁确实还说到了点子上。他的话让这位大师无限的喜悦,也让他感觉找到了一位知音,泰奥弗拉斯托斯也没有这么赞美过它的作品。

“晚饭差不多好了,我们一起吃顿饭吧。”吕西普斯脱下皮裙,把它挂在一个钉子上

“那太好了,还有谁?”

“我的助手卡雷德斯。”雕塑家说着并指着一个身材消瘦、头发稀少的中年人。此时,他正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握着半圆凿,忙着加工一个木头模型,他像亚历山大和泰奥弗拉斯托斯点头致意。

“对了,你另外一个徒弟呢?”

“你说阿尔凯拉奥斯啊,他早就已经出师了。”

“哦,也是,大家年纪都不小了,想当初在米埃扎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

“是啊!眨眼间都快三十年了,这三十年的变化可真大啊!”

两位老人一边喝着葡萄酒一边聊起了往事,刚开始亚历山大还认真听着,过了一会实在觉得闷就跑到卡雷德斯身边看他做木工了。卡雷德斯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他对艺术的执着感染了亚历山大,原本兴趣广泛的他坐在他旁边摸摸地观察着。

“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泰奥弗拉斯托斯问道。

“他的目光和轮廓就像一位天神。”

“我听亚里士多德说,你曾经也这么形容过他的父亲。”

“是的,我这么说过。”

“他果真像他父亲那样优秀?”

“你知道,作为雕塑家我对人的神情和内心的捕捉是非常到位的。他的父亲充满英气和霸气,而他却非常温和,但是他们都有君临天下的气势和王者风范,前者英勇无敌,纵横万里如虎,后者目光敏锐,十分淡定,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千年难遇的帝王。”

“可是他们却同时出现在了这个时代。”泰奥弗拉斯托斯一边说一边望着吕西普斯。吕西普斯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

注:

①米隆(myon)(活动于约公元前480~前440),希腊雕刻家。生于伊柳塞拉,长期在雅典活动,是希腊艺术黄金时期——古典时期的开创者。他擅长作青铜像,作品突破了古风时期雕刻的拘谨形式,把希腊雕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他善于把握人体的准确结构及其在运动中的变化关系,并达到精神和ròu_tǐ的平衡和谐。代表作是《掷铁饼者》。

②菲狄亚斯(phidias或pheidias,古希腊文:Φeiδ?a?,约公元前480年-前430年)是古希腊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典雕刻家。其著名作品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巨像和帕特农神殿的雅典娜巨像。同时他又是政治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艺术顾问,是当时最负圣名的艺术家。希波战争中,雅典受到严重毁坏,菲狄亚斯为雅典的重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波利克里托斯(polyclitus,生卒年代不详)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生于伯罗奔尼撒阿戈斯,主要活动时期是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在当时是与菲狄亚斯齐名的雕塑大师。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于人体结构的深入探索,著有论述人体比例的《法则》一书,提出身长与头部的标准比例是7∶1,并以此为原则创作了许多作品。代表作《荷矛者》即《执矛者》、《受伤的亚马孙人》即按此比例做成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十一章 说服(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十三章 演讲的艺术(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