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虎步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十二章 叔侄 (2/2)

第四十二章 叔侄 (2/2)

文/涪江遥
三国之虎步天下 | 本章字数:269.55万字 | | 三国之虎步天下txt下载 | 三国之虎步天下手机阅读
现出明显的排斥,在谈论了陆母的病情之后,陆绩甚至还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激之情,这不由得让孙翊感到喜出望外。

仔细想想,孙氏和陆氏其实也并不是有什么血海深仇,争夺庐江也是时势使然,乃是战之罪,非人之过,这一点想必陆逊和陆绩也都清楚,所以在历史上他们都曾经在孙氏出仕,只不过时间比现在略微晚一点而已。

所以,以现在的情形来看,孙翊自觉还是比较有把握说服这叔侄二人的。

“愿闻其详。”

陆逊微笑着拱了拱手,和陆绩一道朝孙翊看来。

孙翊略微酝酿了一下,方才开口道:“昔日先父殒身襄阳,先兄率残部东下,与陆老先生争夺庐江,以致陆氏一门中落凋零,翊每念于此,未尝不感怀叹息,颇有愧疚,今日登门,还请公纪、伯言受翊一拜。”

不管怎么说,庐江之战都是孙氏和陆氏之间的一个心结,虽然到现在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的将它淡化,但孙翊觉得,该说清楚的还是必须要说清楚,若是有意的回避,一来显示不出自己的诚意,二来也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使它成为孙氏和陆氏矛盾的一个爆发点。

陆绩忙起身扶住孙翊,说道:“孙扬州言重了,时逢乱世,身不由己,庐江一战,乃时势使然而已,战虽有罪,人实无过。再者,庐江城破之后,令兄也不曾为难陆氏,我等又岂有责怪之理?”

陆逊也道:“不错,孙氏东下也是为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太翁与令兄都已故去,孙扬州也不必再为此怀疚了。”

孙翊朝他二人抱拳施了一礼,说道:“难得公纪和伯言有如此胸襟,那翊也就索性直言一番:如今江东略定,孙氏正是用人之际,翊虽孤陋寡闻,却也听闻公纪、伯言少年了得,有超群出众之才,若蒙不弃,何不随翊共图大业?如此也可光耀门楣,使陆氏一门重振昔日风采!”

陆绩和陆逊闻言,对视了一眼,陆绩笑道:“能得孙扬州错爱,我等不胜荣幸,只是现在尚且年幼,恐怕难当大任。吴中才俊颇多,孙扬州何不另择贤能,定能使孙氏成就不世之业。”

在孙翊看来,陆绩十二岁确实小了点,不过若是只作为幕僚留在身边却是可以的,而陆逊已经十六岁了,和冯则同年,后者现在已经独领一军镇守新城,孙翊相信,只要假以时日,陆逊的能力当不在周瑜之下,将来必能成为孙氏的股肱之臣!

“公纪自谦了,所谓有志不在年高,翊虽不才,六岁时便已开始随父出征,十三岁坐领三郡!公纪之才,胜翊远矣,如今又何言年幼呢?翊听闻公纪自幼博览群书,精通诸学,有神童之称,但窃以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公纪若不弃孙翊鄙陋,翊愿以足下为上宾,参议州事,以为磨砺,待数年之后,再委以重任,不知公纪意下如何?”

陆绩微微动容,但很快还是摇头道:“孔子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如今家母卧病在床,绩自当倾心服侍,岂有弃之而去之理?”

孙翊笑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公纪所虑者,翊早已想到了,若是足下愿随翊周旋,翊自当关照朱太守,安排专人照顾令堂。若公纪还以为不妥,也可将令堂接往庐江,朝夕相处,岂不两全?”

陆绩闻言,沉吟不语,好一阵才道:“此事重大,绩仓促之间难以抉择,不知可否先与家母商议一番,再给孙扬州一个答复?”

孙翊闻言,心中大喜:在这之前,他早已探知,陆母乃是一个识大体之人,若是陆绩有机会重新光耀门楣、振兴家族,她是决然不会阻挠的!

陆绩这边现在算是有了七成的把握了,如此一来,要招揽陆逊也就相应变得简单了。

孙翊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对陆绩道:“既如此,公纪便好生与令堂商议一番,翊相信,令堂也一定希望公纪能一展抱负、光耀门楣。”

说着,他又对陆逊笑道:“翊向闻伯言谋略出众,又精通兵法,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可愿率一旅之师纵横天下,建不世之功?”

陆逊谦虚的一笑:“逊虽读过几本兵书,也不过是和赵括一般纸上谈兵罢了,若是为将,只怕误了孙扬州大事。”

陆逊嘴上虽然如此说,但孙翊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那丝兴奋之色。

即使再优秀,他也只是个十六岁的年轻人啊,这个年纪,谁没有一腔滚烫的热血?谁没有一个扬名青史的梦想?

孙翊一喜,忙道:“无妨,谁都不是一出生便会领兵打仗!翊既然相信伯言,伯言也该对自己有信心才是!”

陆逊闻言,转头看了看陆绩。

陆绩淡淡一笑:“大丈夫在世,当效仿霍、卫,率十万之众驰骋沙场,立不世之功!这不是你常说的话么?”

陆逊闻言,目光霎时变得坚定起来,对孙翊铿然拱手:“逊愿随孙扬州驱驰,效犬马之劳!”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十一章 桂阳(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