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最新章节列表 » 赵武灵王篇54 (1/2)

赵武灵王篇54 (1/2)

文/傲双
战国风云人物 | 本章字数:145.36万字 | | 战国风云人物txt下载 | 战国风云人物手机阅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壮年退位

赵武灵王以魏冉为相,无论是芈八子,还是秦昭襄王,又或者是秦臣都不会反对。

但,令赵国君臣没想到:秦国还是以孟尝君为相。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道是赵武灵王的计谋不够高明,还是仇液办事不给力。

答:都不是。

赵武灵王千算万算,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芈八子的气度。

按道理说秦昭襄王以齐人为相是为了削弱打压芈八子等人的势力。芈八子能击败秦惠后,赶走秦武后,自然不是糊涂之人,也能够懂得其中的厉害关系。

可,芈八子为何不以魏冉为相,反而选择齐人。

这有点说不过去。

难不成赵武灵王收到的消息是不真实的:秦昭襄王和芈八子这对母子关系不好,这是假的。

秦昭襄王过了亲政的年纪,却政有母出,关系不好,这也摆明的。

那为啥芈八子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按理说,魏冉是自己人,他为相,才能替她办事。

芈八子不用魏冉,任用孟尝君,这怎么回事呢?

这只能说明一个点:芈八子(大秦的宣太后)这个女人不简单啊!

她不会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利益。

芈八子明知道秦昭襄王以齐人为相,不以魏冉为相,是为了打压、削弱自己的实力。

但,面对赵国插手内政,她还是选择拥立秦昭襄王的意见。

对外,他们还是站在同一个方阵。

毕竟,她和秦昭襄王是母子关系。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

秦相的选择,不仅是秦昭襄王和芈八子相争。同时也是赵国插手秦国内政的手段。

秦昭襄王和芈八子竟然能够达成协议,选择以齐人为相,打乱了赵武灵王的节奏。

齐、秦真的走到了一块,赵国也会再次面临被东西夹击的危险。

干大事的人,总会将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进而留有预备方案。

计划a不行,启动计划b。

选择魏冉,是计划a。

赵武灵王的计划b是什么呢?

为了摆脱这个困局,赵武灵王做了最坏的打算。

秦国以齐人为相,牵动了赵国君臣的神经。齐、秦两国以此为契机,缔结军事联盟。战略上,赵国就处于齐、秦东西夹击不利局面。

如何离间齐、秦之盟?

如何避免赵国被齐、秦东西夹击?

赵国如何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

赵武灵王继位至今已经有二十五载。对于国政、外交,运用得心应手。

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只能拉拢韩、魏、燕,再掀合纵,应对齐、秦。

也就是说,赵武灵王的计划b:合纵诸侯抗齐、秦。

公孙衍能够联合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既是伐秦,也是针对齐国。

赵武灵王效仿的同时,还要整出更大的阵仗,他要拉韩、赵、魏、燕、楚、宋六国合纵。

公孙衍合纵以楚国为首。

赵武灵王合纵,则以赵国为首。

这一次,赵武灵王要挑起这个大旗,合纵抗齐、秦。

话说,赵武灵王再掀合纵,诸侯会参加吗?

毕竟,合纵是件大事,自己说了不说。

但,赵武灵王善于分析问题,认为合纵会成功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合纵成功的可能性。

齐、秦之盟不仅威胁赵国,也会威胁到韩、魏的安全。为了图存,不被诸侯夹击,韩、魏不会拒绝。

燕国和齐国有亡国之仇,燕昭王也会响应号召。

楚国东败齐,西败秦,为了雪耻,也会加入合纵。

宋康王也是有大志之人,自然也会加入攻齐的行列。

齐、秦联盟,赵武灵王掀合纵。

齐、秦两国,岂能对抗韩、赵、魏、燕、楚、宋六国。

齐、秦结盟之时,就是赵武灵王再行合纵之日。

纵使齐、秦结盟,安敢挑战诸侯。

秦、齐两国也是能人辈出。尤其是齐国文有田和、段干鹏等人;武有匡章、田阳等人;外交能臣有田鞅、周最之辈。

齐、秦交好,虽能掣肘三晋,压制南楚。

但,齐、秦联盟,挑战天下诸侯。这也是不明智的决定。

无论是公孙衍的五国相王,还是五国合纵。秦、齐都费了好大的力,才破了公孙衍的计策。

如果齐、秦结盟,图谋天下。

三晋男儿,也会再掀合纵。

这也是齐、秦两国不想看到,甚至是最害怕看到的。

齐、秦两国为了避免天下诸侯误会,也释放了许多信号,有意向诸侯表明,齐、秦并没有结盟,图谋天下的打算。

仇液出使秦国归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齐、秦不会结盟。

理由:

齐闵王送孟尝君入秦,是为了打压、削弱对方的影响力。

芈八子虽然拥立孟尝君为相,却也是处处制肘,让对方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

简单说,秦昭襄王和孟尝君,这两个人抱团取暖,是齐闵王和芈八子都不想看到的。

既然,齐、秦结盟,困难重重。

那么,赵国也没必要再掀合纵应对危机,更不会去蹚浑水,让天下诸侯看清赵国的实力。赵国还是应该韬光养晦,隐藏实力,亡中山,巩固胡疆。

然,齐、秦联盟的危机刚过去。

赵国又迎来一道新的危机,而这道危机却是天祸:天象

(快捷键 ←) 上一章:赵武灵王篇53章节列表下一页:赵武灵王篇55(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