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最新章节列表 » 赵武灵王篇36 (1/2)

赵武灵王篇36 (1/2)

文/傲双
战国风云人物 | 本章字数:145.36万字 | | 战国风云人物txt下载 | 战国风云人物手机阅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林胡王献马

赵武灵王收回河西北地,接下来,他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

南下与北上。

南下伐秦,趁着秦国内乱占据河西;北上,进军胡地,攻打林胡。

赵武灵王召集众人商议,做出了选择:北上。

赵武灵王不选择南下伐秦,也是有原因的。

此时,秦国虽陷入内乱,但,内乱总会有结束的时候。

一旦,秦国结束内乱,赵国和秦国就会因为河西,成为世仇。

魏国和秦国因为河西,打了近百年(公元前419魏文侯伐秦)。

这个案例,是不能忘的。

再者,河西离赵国距离太远,也不好掌控。

得到了,也容易失去,还会和秦国陷入长久的战争。

这个赔本的买卖,赵武灵王不会去做。

赵武灵王收回河西北地,原计划也是针对林胡。

对于赵国而言,迫切需要一个盛产良马的基地。只有保证良马,才能推行骑射。赵国才能锤炼出更多的骑兵。

有了更多的骑兵,才能击胡开疆,与诸侯争天下。

北上击林胡,势在必行,这也是为了赵国长远之计。

那么,林胡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大河南、北两岸(河套地区),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这里生活着大量放牧的胡人。因为这些人活动地带,多森林,又称他们为林胡人。

盘踞在赵国北方实力最大的有三胡:东胡、林胡、楼烦。

这三胡各有本领,还有很强的发言权。

东胡势力最广,楼烦骑士彪悍善战,林胡人战马优良。北方之地,由东胡、楼烦和林胡说了算。

东胡与燕、赵接壤。

赵国在无穷之门设下军事重镇,阻挡东胡人南下。东胡南下无望,将目光盯在了东边的疆土和燕国。

楼烦位于赵国代郡以西、晋阳郡以北。

赵氏建国,除了赵襄子开拓胡地,其余君主的目光,放在了中原。赵国和楼烦两国相处还算和平。

林胡在楼烦以西,占据大河南北。随着义渠南下,林胡南下占据了义渠大河以南的疆土。大河南北,成为林胡人势力范围。

林胡,对于赵国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国家。

赵国知道的也并不多。

赵武灵王只是从楼烦人哪里得知:林胡疆土广阔,纵横千里,大河南北皆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论骑射,楼烦人不怕林胡。论战马,林胡人更胜一筹。

天下骏马皆在林胡。

这是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打林胡的原因。

楼烦骑士,天下最勇,却奈何不了林胡。

这也说明林胡的实力是相当强大。

对于这个陌生又强大的对手,赵武灵王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甚至,就连被林胡击败最坏的打算,他都不得不考虑进去。

赵国铁骑沿着大河岸边,往北而行,行了十几日,总算找到了林胡人的踪迹。

林胡部落,听闻赵人来了,建议林胡王撤军北渡。

林胡王拒绝了这个提议。

林胡王的理由:赵人好比一头野狼,会吃肉的。不想被野狼吃掉,就要拿起弓箭射杀它们。

林胡王拒绝,自然是有底气和实力的。

林胡在这片疆土,称雄了百年,楼烦、义渠都不能奈何他们。

林胡王岂会怕了赵人。

不战而北渡,这是懦弱的行为。

不仅草原人看不起他,楼烦、义渠,也会趁火打劫。

林胡王也舍不得将这片肥沃、草丰盛的适合放牧的疆域拱手让给赵人。

再说了,若论骑射,林胡还没有怕过谁。

赵人不自量力,以短处来挑战林胡的长处。

林胡王觉得有义务,要好好教训赵人,证明自己才是这片天地的主。

林胡王决定与赵国开战,摧毁赵人骑兵之梦。

两军对阵,是称雄了百年又有良马的林胡勇士更厉害,还是刚推行胡服骑射兴起的赵国骑兵更甚一筹。

林胡勇士vs赵国骑兵

林胡和赵国不接壤,也无兵戈之患。

赵国闯入林胡的势力范围。

你是林胡王会如何。

当然是超级生气。

有人惹你生气,你会如何?

吵一架,这是小朋友的行为。

打一架,这是普通人。

生气的君王会用什么方式呢?

答案:战争。

林胡王为了让自己反击更有说服力,问了一个很没有水准的问题:我们和赵国井水不犯河水,你们为何犯我疆土。

之所以说没水准,那是因为赵国找上门来了,你还在要理由。

好吧!你要理由,可以给你一百个。

当然,赵国的理由不能太没档次。

再者,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

若能和平谈判,达成目的,赵武灵王也不会选择开战。

赵武灵王弄清了说话的人是林胡王,让肥义去给对方一个理由。

肥义没有回答林胡王这个问题,为了争取时间,反问:对面可是林胡王。

林胡王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用意,高喊:我就是林胡的王,尔乃何许人也。

肥义报出了自己的身份:赵国的相邦。

林胡王常年生活在草原,不知道中原人的相邦是什么身份,揪着一个问题不放:你们为何攻我疆土。

林胡王的意思是说,这里是我的地盘,我不欢迎你。

请不速之客,走开。

但,赵国会走吗?

(快捷键 ←) 上一章:燕昭王篇13章节列表下一页:赵武灵王篇37(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