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最新章节列表 » 魏惠王篇10 (1/3)

魏惠王篇10 (1/3)

文/傲双
战国风云人物 | 本章字数:145.36万字 | | 战国风云人物txt下载 | 战国风云人物手机阅读

北伐邯郸

少梁之战后,魏国有名将庞涓坐镇,局势相对缓和。石门、少梁两战,也让魏国伤了元气。魏惠王一边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另一边让庞涓替他训练魏武卒。

当然,魏惠王不会关起门来发展,也不关注时事动态。

此时,战国七雄中最惨的莫过于韩国。

韩懿侯甍逝,韩昭侯继位。

韩国换主,局势不稳,可惨了。

今天被秦国打,明天被魏国揍,就连宋国也欺负他。

落后挨打,这是不变的真理。

遥想韩景侯建国,韩哀侯灭郑,韩懿侯干涉魏国,韩国有辉煌战绩。

然,韩懿侯死后,韩国被诸侯打,每打必败,开始走下坡路。

身为君王,看见国家走下坡路了,会如何?

答案: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那么,新任的韩国国君会如何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有句话说得好:爱学习的人,总会进步。

你若不知道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可以借鉴他人学习的方式。

韩昭侯借鉴的对象:魏文侯变法、秦献公改革。

因此,韩昭侯打算学习前辈的改革之路,实行变法图强。

可,变法不是你想,就能成功的。

它要满足两个条件:

1.国家要有改革的基础:稳定。

2.要有改革的人才。

说来也真巧,挨了几年揍的韩昭侯,总算赶上了好时候。

什么好时候呢?

1、有改革的良好环境。

2、具备改革的人才:申不害。

因此,韩昭侯在国内以申不害为相,开始变法图强。

那么,此时的国际环境又如何?

秦国:

秦献公甍,秦孝公继位,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楚国:

盯上了巴、蜀之地,偶尔打一下魏国。

齐国:

忙于内政,无暇顾及中原战事。

燕国:

不参与中原战事几百年,也被诸侯忘了它的存在。

魏国:

伤了元气,也在忙着复苏。

赵国:

开始折腾。

战国七雄之中,此时的赵国,最是活跃。

赵国的领导人赵成侯,折腾了不少事,搞出的动静还很大。

那么,赵成侯搞了什么事呢?

简单说,两件事:征战、会盟。

今天:打。

不是助韩击秦,就是助魏伐齐,还有瓜分晋国的土地。

明天:会盟。

与魏惠王葛孽会盟,与齐国、宋国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后天:期许赵国成为诸侯老大。

赵成侯筑建檀台,以朝诸侯。

赵成侯之举,俨然是宣告自己是三晋的老大。这让魏惠王十分不爽,但,新军未成,不敢用兵。魏惠王最终,还是选择了忍。

魏惠王心想,“先让赵成侯蹦跶几天,以后在教训他。”

也许,战争的代价,会让一个人学会成长。尤其是魏惠王,若是以前,早就兵伐赵国,证明自己才是老大。

可,赵成侯活跃的时间,总会画上句话。

谁会给赵成侯画上句话呢?

答案:魏惠王。

那么,魏、赵关系友好。

魏惠王为何会攻伐赵国,让赵成侯消停呢?

答案:利益。

魏、赵两国,最终因为一件小事,走向了决裂。

引发魏、赵关系恶化的诸侯国:卫国。

魏赵决裂,关卫国什么事呢?

这就要简单说一下,卫国的那些年。

卫国是姬姓诸侯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卫国九百年,跨度很长,西周、春秋乱世、战国时代、大秦王朝,都可以看见它的踪影。

在战国时代,卫国是弱国。

还经常被诸侯欺负。

但,卫国也有辉煌,它建国时间早(西周),身世背景好;春秋时期,也是强国,还培养了很多人才。

卫国也留下了很多故事,还有一个美人:庄姜。

现在,简单说说这个历经西周,又熬过春秋乱世,却在战国时代成为弱国,就连秦始皇灭六国,平南越,击匈奴,还躲过一劫,最终被秦二世所灭。

若要发出一声感慨:卫国真不容易。

来看一下卫国的简历:

时间:公元前1115年(康叔建国)---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存活了九百多年。

西周时期:武王伐纣,卫国建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康叔,定都朝歌。

也就是说,卫国的起点高,背景好。

春秋时期:卫国也是十二诸侯之一,也是大国、强国,与齐、秦、晋、燕、宋等国齐名。

这个时期:能打、人才多,

战国时期:混成了三流诸侯。

此时,卫国历经了七百多年,也是老牌的诸侯国。

能够存活下来,的确不容。

但,西周、春秋时期,卫国背景好,地位高,实力不弱。

到了战国初期,也有很多人才:李悝、吴起、商鞅等人。

怎么卫国最终混成了小弟,还成为三流诸侯呢?

甚至还混到自贬为君,侍奉三晋的惨境。

最后被逼迫去掉‘君’的称谓,简直是惨不忍睹。

此时,建立了七百多年的老牌诸侯国,怎么到了卫成侯的时候,反而不求上进,降为君呢?

这就不得不说,卫国的倒霉孩子。

公元前372年,卫声公甍逝,其子继位

(快捷键 ←) 上一章:魏惠王篇9章节列表下一页:魏惠王篇11(1/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