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人世间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二三章 再续前缘 (2/3)

第一二三章 再续前缘 (2/3)

文/牛的草原
人世间 | 本章字数:128.54万字 | | 人世间txt下载 | 人世间手机阅读
背景衬托下,更显得庄严肃穆。

郑和墓的东北面是郑和文化园,西侧是碧波荡漾的小湖郑和湖。

巩碧玉虔敬地向郑和墓献上了一束洁白的百合花,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朝着山下不远处、正对着郑和墓的郑村走去。据说那里是一个郑和后人集中的居住点。

巩碧玉从南京乘坐飞机来到了福州的长乐机场。她一下飞机,就租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长乐市。

长乐市区的中心有一座小山,因为古代的时候位于县城南面而被称为南山。南山上有一座公园,原名南山公园,大约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即公元1088年。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驻港候风的期间,郑和等人进行了全面整建,众多的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依山势而建,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园内树林苍翠,草木葱茏、环境优美,成为佛教和道教信徒者朝拜的圣地。

园中的三峰塔是中国的名塔之一,原名是圣寿宝塔,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即1096年,1117年落成。

塔身有8个角,7层高,是石材仿楼阁建筑,高27.4米。塔壁刻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

三峰塔是郑和登塔俯瞰停泊在太平港庞大船队的了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

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1413年,郑和登上塔察看港口的时候,得知该塔是为宋徽宗祝寿修建的,脸色颇为不悦地说道:“赵佶乃昏君,被金人所俘丧身北国,怎么能为他涂脂抹粉呢?”

郑和当即把圣寿宝塔塔名为三峰塔,并且亲自题写塔名改。

郑和以后多次路经福州的时候奉施喜舍,出资维修三峰塔和塔旁的三峰塔寺。

清乾隆二十六年即1761年,天妃移祀吴航头附近新建的天后宫,把原南山天妃行宫改为吴航书院。书院毁于抗日战争。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有关方面拨款在天妃宫和三峰塔寺旧址上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南山公园亦改为郑和公园。

馆藏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是1431年冬,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郑和亲自撰文镌立的石碑。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文楷书计1177字,详载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经过与第七次下西洋任务,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

回到昆明以后,巩碧玉开始认真构思,准备动笔撰写一部关于郑和生平事迹的书籍。

巩碧玉是云南省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也是昆明市的政协委员。

一次,她在政协会议上认识了一位姓郑的委员。两个人在闲聊之中,巩碧玉无意中提到了郑和。

郑委员感叹道:“我的祖先太伟大了!”

巩碧玉吃惊地问道:“难道你是郑和的后裔?”

郑委员自豪地回答道:

“我叫郑云亮,是郑和的十八世孙。

我们家还保存着郑家的家谱呢。

郑和在我们云南的这一支后裔是郑恩来长子的后代。其中的一部分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无法忍受官府的压迫被迫外逃,十五世孙郑崇林离开云南玉溪老家,跟随马帮逃到了泰国北部的清迈府,娶了清迈府土司的女儿,从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了。郑崇林主持兴建了清迈的第一座礼拜寺。门楣上那块用纯金锻造的牌匾就是从云南用马帮驮去的。现有在泰国有后裔30多人。

南京的那一支后裔是郑恩来次子的后代。

因为郑和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舰队的官兵追随郑和居住在南京,后来陆续改姓为郑,所以在南京的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郑村。”

巩碧玉紧紧地握住郑云亮的双手,高兴地说道:“太好了。我们郑、巩两家又续上了前世之缘啊。”

巩碧玉利用暑假先后来到云南省的玉溪、沙甸和泰国的清迈,寻找和采访郑和的后裔,经过3年的工作,最终完成了鸿篇巨著《大航海家——郑和》,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郑和。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了下来。

巩碧玉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报道以后立即拿起手机,拨通了郑云亮的手机,把这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消息告诉了老人。

两个人在电话里兴奋地谈论着有关郑和的一切。

在青海省海东市的乐都区,王臣的后裔王克强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王克强从昆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以后,没有像同学们那样贪恋大城市,随便在西宁市找上一家单位留下来,而是回到了位于海东地区的乐都县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二二章 人间有爱(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一二四章 金城相会(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