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夺鼎1617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北上前的准备(续) (3/4)

第四百八十六章 北上前的准备(续) (3/4)

文/猛将如云
夺鼎1617 | 本章字数:2226.76万字 | | 夺鼎1617txt下载 | 夺鼎1617手机阅读
不止。那么,纺织场就要提高生产数目,想办法解决原料也即是棉花的供应。印染场也是一样,要尽量的提高效率。从工艺上说。大量的缝纫机上市,淘汰了原先的机型,作为传动动力的牛皮带都成了供不应求的原料了。(其实,南中各地原本有大量的养牛场,供应牛肉和牛皮的需要,只是眼下各地都在扩建新军。各种牛皮装具的订货也是令皮货庄老板们痛并快乐着,如何还能有余力去满足缝纫机的皮带需要?)新的机器设备投入使用,提高了效率,却也挤占了就业机会。就有不少的缝衣娘被缝纫机挤出来工场,重新回到了家中当起了家庭妇女,或是到街头巷尾的小裁缝铺当中做事。刚刚得到了两支上好的新式快枪,更得到了李守汉敞开供应军器盔甲承诺的商锋和殷雷两个家伙拍着胸脯表示。这些牛皮、牛角、牛筋之类的供应,以后便交给他们负责便是。横竖扶桑大陆的草原上,野牛群奔跑起来可是如同乌云一样壮观。正好可以让儿郎们用他们手中新得到的利刃弓箭来练习一下,猎杀了野牛,不但可以吃牛肉,获得的牛皮牛角牛筋等物都是老家所需要的,更可以腾出草地来饲养马匹,让儿郎们奔跑的更快!如果不是他们的慷慨陈词,李守汉还得好好的而琢磨一下,要不要让隆盛行通过与辽东的贸易换些牛皮等物回来。这样一来,虽然远隔重洋,但是原料的来源便多样化了。不必担心与辽贼开战之后受到阻碍。棉花、小麦等战略物资有天竺暂时能够勉强满足需要,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科普律鲁也拍着胸脯表示愿意将整个尼罗河三角洲都变成小麦田和棉花田用来和南中进行贸易。在钢铁和军工制造领域,几天的巡视下来,李守汉也算是对自己的钢铁供应和军工生产能力有了个清晰的底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统帅,他了解到了自己的军事供应能力的底数,在即将发起战事之前便更有底气。不管战事进展如何,从一开始就要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李守汉内心最真实也是最笃定的想法。这几天的巡视下来,最为让他满意的,就是李华实的科研成果和他对于技术那种近乎于疯狂的追求、钻研。所以,才有了今天晚上家宴时对李华实母子二人的特殊礼遇。“梅儿,你一手将咱们家里的这些孩子调理长大,长大一个,就从你身边飞走一个。今天,华实也翅膀硬了,也要在他的一片天地里飞翔去了。我把他从你身边带走,你可愿意?”虽然是一家之主,但是李守汉遇到涉及儿女的事情,还是很自觉的要尊重盐梅儿和孩子生母的意见。“米塔。我要给你的儿子派个差事,你可有什么意见?”同盐梅儿说完,李守汉又将视线转向了李华实的生母阿什米塔,早已被儿子的成就激动的一直在擦眼泪的阿什米塔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眼下府里也没有什么事,你不妨带着丫鬟,让华实陪着你。趁着天气好,回泰卢固去走走。你自从嫁到府里来。就不曾有过归宁省亲的事情。如今正好,也让华实跟着你去看看他的外祖父家里亲人,也看看他娘生长的地方。”今天这是怎么了?当真是天神睁眼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每天最虔诚的祷告?阿什米塔顿时被接踵而至的幸福晃得有些头晕眼花,回娘家去探亲?这种好事如何会落到她一个基本上属于泰卢固送给李守汉的高级礼品的头上呢?南中虽然与天竺隔海相望,但是要打算回泰卢固老家去,就要动用海船万里之遥,如何能够浪费海船给她一个地位比女奴强点有限的姬妾身上?她这个儿子李华实已经十六岁了,按照李守汉家里的规矩,子女。特别是儿子,如果十五岁还没有点什么差事在身上,那基本上就是属于一个吃闲饭的。这种人物在府里是要受到强烈鄙视的。很不幸,李华实因为沉迷于技术,这种鄙视他自己意识不到,全部都由他的生母阿什米塔承受了。但是,瓦片也有翻身日!今天。儿子在众人眼里终于不是那个只知道画图、计算,把银钱浪费掉的废物了,也得到了国公爷的首肯和青睐。母凭子贵,阿什米塔也有了享受儿子带给她的荣耀与地位的时刻。但是,有高兴的就会有不高兴的。这一段时间一直被李守汉闲置一旁的黎慕华就是不高兴的人。冷眼旁观,她的内心却如同一锅热油一样。烹煮着她的内心。自从前些日子,若水道长的船队返回带来了殷商故地的情形,这府里便是暗地风雷激荡。各色人等都要在那万里之外的荒原之地为自己谋取些好处。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早就都看得很清楚,越是所谓的蛮荒烟瘴之地,越是容易有好处。且不说各地的特产,还有那些矿山。木材,但是就土地而言动辄便是数以千里计算。而且,这些烟瘴蛮荒之地,可以说是一张白纸,随便去涂抹描画,弄好了那是你的成绩,弄得再乱,也不会乱到那里去。也正是因为它的边远蛮荒,也更容易被主公注意到,所谓的简在帝心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李守汉当机立断任命了许还山做总督,只怕这场争夺还会明里暗里的延续下去。可是,虽然朝堂上的争斗暂且停息了,王府之内女人们的争斗却是如火如荼一般。都想效仿李华宇、李华宝、李华宣等人的先例,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扶桑故地去,即使不能为儿子继承家业打下基础,也是给儿子和自己挣下了一个安身立命的绝佳去处。可是,今天李守汉的所作所为,又是嘉勉李华实,又是提拔他的生母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上前的准备(3/4)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千万元军费!(3/4)(快捷键 →)